经验之家

历史上甘地是个什么样的人 甘地为什么可以登上历史教科书

月璟2022-10-13 21:49:36

正文目录
1、历史上甘地是个什么样的人
2、历史上甘地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3、甘地为什么可以登上历史教科书

今天小编月璟分享的历史经验:甘地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甘地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甘地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甘地为什么可以登上历史教科书,欢迎阅读。

历史上甘地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甘地为什么可以登上历史教科书

历史上甘地是个什么样的人

1、甘地是个伟大的人。

2、圣雄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印度国民大会党领袖。甘地是印度国父,也是提倡非暴力抵抗的现代政治学说--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历史上甘地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愚蠢到极点!!

二战时期,甘地就是大大的有名,他甚至想将自己那一套推销到中国,希望中国在面对日本入侵的时候,也效仿印度来个非暴力不合作。1936年在面见蒋介石的文胆戴季陶的时候,面对日本对中华民族的入侵,圣雄甘地义愤填膺地指责了中国的抵抗行动,甘地气愤的说,中国人的抵抗违背了非暴力的主张。

甘地以“禁欲”闻名,然而他13岁就结婚了,生了五个孩子。

家族的信仰要求需要吃素但他偏要吃肉,去英国留学的时候都是荤菜,他偏要开始吃素。

他把印度传统的白色长袍称作“丧袍”并加以推广,后来,印度寡妇在丧夫后,必须一辈子身穿白袍。

从小就去有颜色的场所玩,虽然他自己的解释是他啥也没干,只是去感受人间百态。

他爸去世的时候,他看自己父亲有叔叔照顾,就忙着和妻子造人,也没去送最后一程。

他晚年的时候,要求包括自己侄孙女、侄孙的妻子在内的多名女孩赤身裸体和自己就寝,以考验自己的“禁欲”能力,这项“考验”一共持续了两周,直到印度社会和民众都抗议后方才作罢。

出身名门望族,年轻时就被送往英国留学,但他爸是送他出去学法律的,结果他在英国研读起了印度教经书。

他在英国并没有怎么好好学习法律,他每天最纠结的就是自己的吃饭,满伦敦的寻找符合自己胃口的餐厅。当他回到印度后,第一件事就是强迫家人用刀叉吃饭,穿英国服装,还让妻子努力学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英国律师的妻子,然而他自己后来却放弃了英国绅士般的穿着礼仪,他在见丘吉尔的时候,"尽量衣着裸露",使得丘吉尔对于这个"裸体主义者"极为愤怒。

从英国学完“法律”回到印度后,经过家里的安排,进入了孟买一个很好的单位,结果第一个案子就因为英国学的法律和印度实际法律不一样而遭遇了彻底的失败,直接被领导赶了出去。

被领导羞辱后的甘地,决定把自己在法律方面的天赋带到遥远的南非,结果作为非白人,在南非强行买了“只有白人才能乘坐的”一等座,被直接拖下火车。

在南非,甘地认识了那个对自己很重要的男人:卡伦巴赫,于是甘地单方面对妻子宣布自己开始禁欲。甘地称卡伦巴赫为“灵魂伴侣”,甘地给自己取了个绰号叫“上议院”,将卡伦巴赫称为“下议院”,两人承诺给彼此“更多的爱”。

在南非,他发现英国人对在南非的印度人征的税竟然比本地人都高,于是组织游行示威,英国人哪见过这种架势,被吓得直接把甘地抓起来打了一顿。

1915年,甘地结束了在南非长达20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回到印度,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他号召印度人踊跃加入英国军队,不怕流血牺牲,不怕吃苦劳累,积极帮助英国军队打赢一战,用忠诚感动英国人。英国人确实很感动,然后感动地拒绝了甘地的请求。

1919年,印度北部城市爆发了英国统治者针对当地居民的屠杀事件,甘地听说此事后,再一次组织游行示威,英国人又一次吓坏了,被吓得又一次把甘地抓起来打了一顿然后关了两年;

甘地被英国人关了两年放出来以后,为了抗议英国政府指控自己的“颠覆罪”,宣布绝食抗议,虽然我至今仍不知道为什么甘地不在入狱的这两年里绝食,而是要在被释放之后才宣布绝食,不过很显然,甘地的绝食抗议失败了。

当然,甘地抗议的“颠覆罪”也被保留至今,至今印度政府仍在使用此条款对付异见人士。

1921年,被英国人放出来的甘地被人推选为国大党领导,甘地觉得当时只吸纳了精英阶层的国大党太过小众,于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任何人只要交一点点象征性的费用就能入党,国大党瞬间壮大。

1922年,甘地在亲眼见证北方邦爆发了暴力流血事件后,决定放弃“非暴力不合作”,结果没想到英国人又一次吓坏了,完全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吓得又把他抓起来判了6年。

1929年,甘地复出,又开始重新倡导“非暴力不合作”,组织“德里游行”,英国政府哪见过这种阵仗,吓得马上重拳出击镇压了运动,并且又把甘地抓起来关了两年。

1931年,为了争取民族独立,甘地前往英国,试图通过圆桌会议的方式解决独立问题,很显然,英国政府哪见过这种谈判方式,不敢继续谈判,会议无疾而终。

英国人从没见过如此新潮如此牛叉的争取民族独立的方式,根本不敢答应甘地争取民族独立的请求,后来,甘地默默退出了国大党。

二战爆发后,甘地吸取了一战的教训,决定“如果不让我们独立,我们打死也不会出手帮助英国打赢二战”,英国人哪见过这么无理的要求,只敢跳wu过shi印度转而求助美国。

1942年,日军全面入侵英国在南亚、东南亚的殖民地,甘地看到了希望,再一次要求民族独立,起草了一份要求英国滚出印度的草案,第二天,吓坏了的英国人马上把甘地逮捕了,又关了两年。

1944年,日军全面入侵印度,英国人打了一段时间突然发现自己傻叉了:靠,老子和日本鬼子打得天昏地暗是为了个啥?!老子是来挣钱的,又不是来为印度人流血卖命的!于是英国人以生病为由把甘地放了出来,甘地投桃报李,宣布之前起草的“要求英国滚出印度的草案”作废。

二战后,世界新霸主美国为了削弱前任世界霸主英国的实力,满世界怂恿国家独立,怂恿民族自决,在美国的搅合下,英国承认了印度独立,同时也承认了巴基斯坦的独立。

1947年,在美国满世界给英国挖坑的大背景下,英国又不甘示弱,反手给印巴挖了个坑,让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开独立。终其一生都希望印巴作为一个整体独立的甘地,在当时的英属印度首都加尔各答暗自神伤,他指定的接班人尼赫鲁成为了印度首任总理。

之后的故事大家也知道了,被甘地寄予厚望的接班人尼赫鲁,在1962年被来自北边的某大国教训了一顿,差点新德里都被灭了。印度的炮兵营在面对我军3人战斗小队时,非但不投降,竟然还胆敢向我还击。最后,敬酒不吃吃罚酒的印度指挥官被我军击毙,剩下人做鸟兽散。

1948年,甘地为了获得留在印度的穆斯林的支持,转而支持留在印度的穆斯林,然而,不到半年,在前往一次活动的路上,甘地被一位狂热的印度教徒开枪打死。

至死,甘地的“民族大团结”的印度梦,也未曾实现。

我们的革命导师在《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中曾这么写道:“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面对帝国主义,只有戳破他们糊着的窗户纸,撕碎这只纸老虎,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

只有在朝鲜战争中手把手教美军做人后,不可一世的美国人哪怕接受越南战争的彻底失败,也不曾再敢超越中国划定的警告线。

只有英国人真正明白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多强大之后,马岛战争后风光无限的铁娘子撒切尔才会老老实实和我国谈判香港问题。

面对帝国主义,采取绝食的态度,除了能感动自己和自己的粉丝,其实完全打动不了帝国主义政府,换来的只有一顿毒打然后丢到牢里去。

圣雄甘地,只是印度人的圣雄罢了。

我们的英雄,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独立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人民英雄们,以及用双手创造出如今我们这样还算不错的生活的勤劳的中国人民。

1945年4月24日,在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前夕,我们的革命导师在《论联合政府》中这样写道:“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答:“铁娘子”之称属于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

这个女人很不简单,她出身贫寒,却依靠自己的过人才能,创造了蝉联三届英国首相,任期长达11年之久的历史纪录,作风强硬,雷厉风行,力挽狂澜,拯救了英国经济,捍卫了领土主权。

所谓的“印度铁娘子”英迪拉·甘地作风与撒切尔夫人类似,强硬之中,更具凶悍,她分别担任两届印度总理,做出过许多惊世骇俗的事迹。

不过,英迪拉·甘地的身世有些特殊——她的父亲是印度独立后首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尼赫鲁家族的祖先是来自查谟·克什米尔邦和德里的婆罗门家族,英迪拉的父亲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是印度独立运动的其中一名领导,早年与圣雄甘地联手推动印度独立运动。

受父亲的影响,英迪拉12岁时,就啸聚起一班少年男女创立“猴子队”。别笑,这“猴子队”之名并不是外人加给他们的,更不是笑话他们的。而是英迪拉认为,印度教史诗罗摩衍那中,毗湿奴的一个化身罗摩每到危难之时,就会得到一群猴子的帮助,那么,自己这支队伍,就叫“猴子队”最为威武。

英迪拉就带领着她这支“猴子队”为国大党担任参加游行集会、散发宣传品等工作,很早就展现出了独特的政治天赋。

下面说说英迪拉担任总理后创造出的一些壮举。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虽然在1952年就提出人口控制计划,但效果甚微。

1970年代中期,英迪拉修改了宪法,推行强制性节育,把目光集中在穷人身上,而且是究办中的男人身上,对许多穷人男子进行了简单粗暴的绝育行动,被称为“可怕的行动风潮”。

又:英迪拉执政之前,巴基斯坦分为西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东巴基斯坦一直想摆脱西巴基斯坦的掌控,局势动荡不安。英迪拉上台后,不顾美国的警告,出动军队帮东巴基斯坦干西巴基斯坦,让东巴基斯坦独立成为了孟加拉国。

再又:印度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有1600多万人信仰着锡克教的锡克人。这些锡客人在英国殖民期间,很得英国人倚重,天生有一种优越感。这优越感与日俱增,就有些飘,想闹独立。英迪拉当然不能容忍,她祭起了拉一派、打一派的把戏,以为可以分化和削弱他们。哪知玩砸了,两派都不讨好,两派都反对她。英迪拉的火暴脾气一下子上来了,她在1984年6月3日,英迪拉下令印度陆军攻入旁遮普邦最著名锡克教庙宇金庙,意为震慑杀威。这就为她的遇刺埋下了伏笔。

在金庙事件中,有646人死亡,4712人被拘捕。

锡克人大为恼怒,扬言要杀死英迪拉报复。

英迪拉手下有两名贴身侍卫:手本特·辛格和特万特·辛格,都是锡克人。

有人建议英迪拉撤走这两个人。

但英迪拉一来认为这两人跟随自己多年,是信得过的心腹;二来也不想事情做绝,免得印度教和锡克教双方水火不容。

结果,1984年10月31日,她就在总理府被这两个人开枪刺杀了,享年67岁。

卡朗昌德·甘地(KaramchandGandhi),又叫卡巴·甘地。是当时的土邦首相。他的母亲,Putlibai,是他父亲的第四任妻子。他们是商人的后代(“甘地”的意思是食品商人)。

印度之父,圣雄甘地,以非暴力,非合作的甘地主义著称。

此时,英帝国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实力减弱,无力维持日不落帝国,故甘地非暴力主义,能使印度独立。

与经历革命风暴而独立的国家相比,印度种姓制度,土地私有,得以保存。减少了社会动荡。但也对走向大工业化时代也造成不好影响。

甘地为什么可以登上历史教科书

据说,二战期间,有一次丘吉尔和斯大林在一起会谈。正谈着呢,忽然有个英国官员悄悄走过来,递给丘吉尔一份电报。丘吉尔看了,就不禁皱起了眉头。

斯大林问他:“出什么事了?”

丘吉尔叹口气说:“唉,印度的甘地又闹事了,我可真是头疼死了。”

斯大林说道:“这有什么可发愁的?你把他枪毙了不就完了吗?”

当然这只是个笑话。甘地之所以成为甘地,那是和英国这个大背景分不开的。印度在历史上曾经发动过反英的武装起义,但是被英国镇压了。而甘地则通过对西方文化的学习,找到了英国的死穴——那就是英国的民主制度,并且搞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这正是像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老子讲的那样:“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我一枪不放,你反而拿我没办法。

甘地不仅不会动刀动枪,他甚至都不会率领群众走上街头,到英国殖民政府门前去喊口号。他只是号召大家不合作,不买英国的产品,不为英国工作。有时候采取行动也就是带着大家伙到海边去祈祷,或者是大家坐在一块儿摇着纺车织土布,搞点行为艺术。对于甘地来说,最激烈的举动那就是绝食,他自己绝食,糟践自己,最长曾经绝食21天!

然而,他这一套做法却完全符合印度的需要,无数的印度人追随他,把他的话当成了金口玉言。世界上还从来没有一个人像甘地这样,把道德感化作为武器,并且还能无往而不克。印度最终获得独立,就是靠着甘地饿出来的。

丘吉尔是绝对不敢枪毙甘地的,也正是由于英国这个大背景才成全了甘地。甘地只会出现在英属印度,如果是在俄国,他早就销声匿迹了。

甘地是个为民族独立不停奋斗的伟大的人。对印度人民而言,甘地给予这个国家,不但是独立、自由和民主,还有信仰。印度最大的政治家族“尼赫鲁——甘地”家族,就是深受着甘地的影响。在这个家族里,先后出现的三名印度领导人,都与甘地有着密切的关系。

时势造英雄,中国人会说不是英雄创造历史,而是人民创造历史,也许印度人民也是这样认为的。

当然形势发展到一个适合改变的时候,有了广大人民的意志,最终还是要一个人去努力组织,鼓动,践行的,甘地先生在印度的不合作独立运动中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至于印度人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我就有些不懂了。

印度是一个迷一样的国度。

甘地(1869~1948年)是印度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演说家。为印度的独立进行了毕生的努力,被印度人民尊为“圣雄”。1893年,他在南非进行反种族歧视的斗争,提出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口号。1918年又领导印度人民展开“非暴力抵抗”斗争。由于甘地所进行的斗争都是非暴力的,因此演说就成为他最重要的武器。

他的演说温和沉静,却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柔中见刚。

英雄,是后代人的楷模。

有的人在他所生活的年代里,他的业绩了造福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人,他的举动推动了文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人会被世人膜拜,会被戴上光环,人们不愿意忘记他。

甘地为什么会成为英雄?

你说救死扶伤的人为什么是英雄?你说舍己为人的人为什么是英雄?

别人的言行举动所带来的影响关乎你的上一辈,你自己甚至你的下一辈的幸福,你心里就没有一点感怀么?

有人做我们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我们会有一些对此人的一些心态,比如嫉妒,比如崇拜,比如爱慕。

英雄做了我们普通人做不到的事,他为我们好,他牺牲了他自己的一生。

甘地为什么会成为英雄?

因为他做的事让他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你若做了,你也是。

以上就是"月璟"为大家介绍的甘地是个什么样的人,的相关信息,想了解更多"历史上甘地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甘地为什么可以登上历史教科书"相关知识,请收 藏经验之家。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